市級園區高淳經濟開發區
發布時間:2014-01-09
點擊次數:6179
高淳位于江蘇省西南端,是省會城市南京的南大門。全區總面積802平方公里,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個鎮、134個行政村,總人口42.5萬。201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億元、增長13%;財政收入33.5億元、增長18.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億元、增長2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0億元、工業投入215億元,分別增長25.7%、33.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110元,增長15%。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高淳是承接蘇南、輻射皖南的長三角區域重要節點,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半小時,寧高、寧杭高速公路直通互接,蕪太、寧宣、寧望一級公路穿境而過,水路西進長江黃金水道、東達太湖蘇南水網,246省道北起南京繞城公路高橋門立交,向南經江寧、溧水、高淳,連接安徽214省道、直達績溪;正在建設的溧蕪高速連接溧陽與蕪湖,貫穿高淳全境,連通寧杭高速公路;寧高新通道啟動建設,從南京市主城區直達高淳;規劃中的蘇皖贛城際軌道途經鎮江、溧陽、高淳、宣城、黃山、上饒。
二是生態環境優越。高淳自然條件優越、生態優勢明顯,境內有山有水,具有三分山、兩分水、五分田的黃金分割比例,擁有中國第一國際慢城——椏溪百里生態之旅、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固城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空氣環境質量良好以上天數均位居江蘇省前列、南京市第一,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和全省首家國家生態縣。
三是產業特色鮮明。工業上,初步形成以新三藥及中間體、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裝備制造、軟件和服務外包為代表的特色產業體系,擁有紅太陽集團、紅寶麗公司、高陶公司3家本土上市企業。特色產業上,培育了建筑、造船水運、高效農業三大特色產業,建筑業三度被命名為江蘇省"建筑之鄉",去年首次跨入江蘇省"建筑強縣"行列,今年又榮獲"中國建筑之鄉"稱號,擁有國家一級資質企業25家、在南京市各區名列第一;造船水運業,享有"中華民間造船水運第一縣"的美稱,目前全區在運船舶噸位、年造船能力分別突破260萬噸、100萬噸;高效設施農業,形成了螃蟹、食用菌、經濟林果等區域性特色產業基地,全區高效設施農業面積達到50多萬畝,培育銷售超千萬元合作組織26家,尤其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固城湖"螃蟹擁有全國水產類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品牌等"五個全國第一"美譽。旅游業上,擁有明清第一古街高淳老街1個國家3A級景區和游子山、迎湖桃源、銀林山莊等4個國家2A級景區,其中高淳老街今年入選 "中國歷史文化十大名街"并通過國家4A級景區評審;每年舉辦春季油菜花節、夏季荷花節、秋季螃蟹節、冬季年貨文化旅游節"四個節會",是省市知名的生態休閑度假、生態體驗旅游勝地。商貿業上,高淳是江蘇省商貿十強縣(市),建有全國最大的螃蟹專業市場等五大特色專業市場,其中縣水產批發市場跨入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百強企業行列,擁有包括皖南腹地在內的百萬消費群體,成為蘇皖邊界的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
四是城市功能完備。致力于構建西部歷史文化古城區、東部科技新城、北部商務區、南部山湖風景區"四區聯動"新格局,促進城市規模擴張、功能完善、形態優化,城市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其中西部歷史文化古城區打造怡人宜居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生活服務業集中區,東部科技新城打造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并進的現代化新區,北部商務區打造高端業態密集的現代商務中心,南部山湖風景區打造獨具魅力的觀光休閑度假區。目前,城區建成面積達19.5平方公里,新區29.5平方公里的發展架構基本形成,北部中央商務區、南部山湖風景區正在加快建設。
五是文化底蘊深厚。高淳歷史文化悠久,歷朝歷代都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存,境內的薛城遺址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村落,2500多年前的固城遺址比金陵石頭城還早了208年,伍子胥率部開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早并且仍在發揮航運作用的人工運河,擁有薛城遺址、固城遺址等市級以上文保單位13個,市級以上非遺項目36個,數量在全市均位居前列,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蘇南唯一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南京唯一的省級非遺生態保護區,目前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六是社會文明和諧。大力推進平安、法治高淳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五無村(社區)"創建和生態法治建設,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風險評估、突出信訪包案化解、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干部接訪下訪約訪等機制,平安法治建設邁入省市先進行列,連續八年保持進京非正常上訪"零登記"及刑事發案、信訪總量、越級上訪全市最低紀錄,形成了企業安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上一條:市級園區雨花潤和軟件外包園
下一條:市級園區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