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促進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系列文件
發布時間:2016-07-27
點擊次數:10347
為進一步落實《南京市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突出創意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我市近日相繼編制出臺《南京市創意文化產業空間布局和功能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功能區規劃》)和《關于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構建全面支撐南京“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的“1+1+1”文件體系。南京連續五年在全省文化發展績效考核中排名第一,連續兩年在全省“文化建設工程”考核中排名第一。我市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增加值超越文化制造業,成為文化產業十大門類的第一大門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被國家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評為“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6年6月,被文化部確定為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2家,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8家,市級文化產業園15家。 2015年,南京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文化產業貸款余額389.69億元,同比增長35.98%。新三板上市文化企業11家,主板上市文化企業9家,新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數量為5059家,同比增長65.33%。 我市9家文化企業獲評全省“民營文化企業30強”,30家文化企業入選全省重點文化科技企業,數量均居全省第一,涌現出咪咕游戲、新與力傳媒、途牛旅游網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按照項目推進規律,每年排出全市“策劃、簽約、開工、竣工、落地、產出、做優”等“七個一批”文化產業重點項目,4年來累計項目379個,總投資額約4000億元。
《功能區規劃》按照產業集聚、空間集約、功能集中的原則,創新提出“建設創意文化產業功能區”的戰略構想,注重發揮南京歷史資源、科技資源、人才資源三大優勢,重點建設秦淮老城南歷史文化傳承創新、環南藝創意文化產業、建鄴河西影音游戲廣告、長江路文化休閑體驗等12個創意文化產業功能區,引導全市創意文化產業從同質競爭向區域協同、從產業發展向產城融合、從注重產出向綜合功能轉變。
《實施意見》以建設全國重要文化創意中心為目標,圍繞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培育新興融合業態、完善文化金融服務、構建服務平臺體系、引導擴大文化消費、加強人才隊伍培養6個重要方面制訂了18條政策措施,讓企業看得懂用得上,提升資源和財政資金的配置效率。
政策亮點:
活化存量載體資源
鼓勵各類主體利用自有存量土地以及通過轉換老舊廠房、倉庫、校區等功能,興辦或改造文化園區載體,各部門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支持。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經批準,原土地性質和土地用途可暫不變更,允許適當改建少量功能載體。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改變用途為文化設施的,經批準可采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按規定補交出讓金。
扶持原創作品轉化
對于本市文化企業創作、制作、出品的,或者充分體現南京歷史文化特色的電影、電視劇、實景演出、非遺創新等優秀原創文化產品,在研發生產階段給予引導扶持、融資擔保、基金跟投等支持。對于取得良好市場效益的給予績效獎勵。
培育龍頭企業
實施全市“文化企業30強培育計劃”,每年遴選10家左右總部設在南京、從事新興融合業態,在國內細分行業排名前三的優質企業,建立定期服務機制,對重點產業項目給予扶持。
鼓勵創意企業走出去請進來
文化企業引進國外優秀創意設計服務,顯著提升產品銷售額和利潤附加值的,根據設計服務合同,給予設計費實際執行額補貼。對企業參加國際知名創意設計展會等活動,給予展位費補助。
成立產業母基金
引導社會資本圍繞數字影視、網絡傳媒、智慧旅游、藝術投資等文化創意新興業態,設立若干子基金,投資優質項目和成長企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發放“金梧桐”文化企業服務券
對于成長性文化企業購買公共技術服務、研發創意設計產品、申報設計知識產權、參加知名貿易展會、獲取融資成本等實際發生的費用,以服務券形式給予補貼。
營造城市創意氛圍
建設南京創意設計中心,每年舉辦南京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南京創意設計周等活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途徑,利用各類媒體和展會,推廣我市創意設計人才和企業品牌。全市公益廣告載體拿出一定比例展播本市設計師的優秀公益設計作品。
實施“金梧桐融合人才雙百培養計劃”
每年培訓100名高層次產業融合企業家和100名優秀創意設計師。面向市場化培訓機構采購緊缺融合人才培訓項目,根據服務滿意度測評給予補貼。
上一條:金陵海關推18條舉措助力外貿回穩
下一條:關于申報2016年省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的通知